-
科学家精神丨钱学森——赤胆归国铸重器,丹心射日护苍生
钱学森,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留学,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成为世界顶尖的空气动力学家。新中国…
查看详细 -
科学家精神丨程开甲——隐姓埋名铸核盾,鞠躬尽瘁报国恩
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他毅然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投身祖国建设。率先建立中国自己的核爆炸理论体系,带领团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首次氢弹、地下核试验,他都全程参与,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立下不朽功勋,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司令”,铸就了我国国防安全的坚实盾牌。
查看详细 -
科学家精神丨屠呦呦——巾帼奇志书青史,素手执蒿济苍生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突破性贡献,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并入选BBC“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她的研究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被誉为“青蒿素之母”。
查看详细 -
科学家精神丨黄旭华——“毫厘”相争严标准,“海誓”无声践初心
黄旭华,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在攻克核潜艇的研制设计过程中,以黄旭华为代表的第一代技术领导者们将核潜艇研制需要攻克的技术专题总结为七项核心技术,涵盖核潜艇的动力、线型、结构、水声、武备、通讯、生命保障。在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黄旭华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了“毒蛇”理论、“尖端与常规”创新思想…
查看详细 -
科学家精神丨李国豪——颂扬桥梁巨匠,赓续国豪精神
李国豪(1913年04月13日-2005年02月23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著名土木工程家,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梅州市首批发展战略顾问。曾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市政协主席等职。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38-1945年前往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专攻桥梁工程和结构力学,并先后获工学博士和…
查看详细
学生发展
Students